四、实践环节管理
(一)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师范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教育实习的模式也经历了以下的改革变化:
1、按专业集中的实习模式
1980—1985年,学校实行按专业集中的实习方式,一般每所实习中学安排一个专业的10—25名实习生,每6—8名实习生安排一名本校指导教师。
2、回原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
从1987年起,我校实行实习生回原籍按专业相对集中的实习形式,为期六周。具体做法是:以县(市)为单位,由各县(市)的一位教委主任牵头,教委的人事、普教股或教研室负责人、实习学校领导以及我校教师代表组成各县(市)教育实习管理委员会,负责安排实习学校;帮助实习学校解决实习师生的食宿问题;推荐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学校对实习生进行教育、管理和考察。而实习学校则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本校的实习工作。这样就形成了望我校、各县(市)教委和实习学校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
实习生回原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与当时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制度相配套,各县(市)教委把实习生当新教师对待,实习指导的任务转为以实习中学的教师为主,效果良好。1988年在湖州召开的全省高师实习研讨会上,我校回原籍相对集中的实习模式,得到省教委师范处领导的肯定。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再加上非师范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冲击很大,因此,从2003年开始,教育实习中出现了学生要求分散实习的情况(或回原籍,或到自己心仪的学校,或到自己已经联系好就业的学校)。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求,也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学生成才为中心的办学宗旨,我校实施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有目的、有层次、有选择地安排学生进行教育实习。这种教育实习模式,时间为6—8周,本科安排在第七学期,专科安排在第五学期。具体地说,它以集中为主,以分散为辅,“集”中有“散”,“拼盘”组合,即在按专业相对集中的前提下,根据每个二级学院内或几个二级学院之间的专业情况,或是同一学院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学校“拼盘”实习,或是跨学院不同专业在同一学校“拼盘”实习。这种“拼盘式”实习,较好地节约了学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水准的日渐提高,各二级学院从自身专业特点出发,也在积极探索符合本专业规律的实习模式。如教育学院就推出了由模拟实习、体验性实习、反思性实习和研究性实习四阶段构成的递进型教育实习模式;人文学院推出了在跨度三年的(第3—8学期)的时间里,以课外实践安排与教师技能培养、课内理论研读与互动讨论、必修课程和专题课程与选修课程紧密结合为特征的分步骤、全方位的教育实习模式;体育科学学院推出了构建融课堂教学见习实践、多项裁判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社会体育工作实践和社会调查实践为一体的教学社会实践体系与教育实习模式。
(二)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教育实习的前一学期,并结合中学学科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来进行。
1、传统的教育见习模式:
在1996年之前,我校实行的是传统的教育见习模式:见习时间1周,前半周安排到附近的中学听示范课,要求每位学生听2—4节;后半周回校试教,试教时,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试教小组,每组安排一名本校的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准备1—2个教案,每人在小组内试教一课时,最后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2、改革后的教育见习模式
为了使学生通过教育见习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机制,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活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思想状况以及教改动向,从中接受专业思想教育;同时也为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1996年开始,我校对原有的教育见习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把教育见习分为分散安排的专题见习和集中安排的综合见习两种形式。其中,专题见习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分散安排,可采取观看录像和到中小学实地观察等形式。综合见习采取“回原籍就近见习,在本校集中试教”的方式,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本科在第六学期,专科在第四学期,均为教育实习的前一学期。学生自己回原籍就近联系见习学校,见习时间1—2周,要求见习学生随堂听指导教师讲课8—10节,辅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各项工作,认真填写《台州学院教育见习工作手册》;回校后再集中分小组安排试教,要求每位学生写出两个规范化教案,试教一课时,并在本校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评议。试教分散在两周内进行。教育见习的成绩由见习学校评定成绩和试教成绩两部分组成,每项各占50%。
(三)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实习的质量,对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特殊作用。为了保证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我校在台州范围内分三次选择了83所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强师资力量的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签约为教育实习基地。其中,1993年签约32所(椒江3所,黄岩3所,路桥2所,临海5所,温岭6所,仙居3所,天台3所,三门3所,玉环4所),1996年签约7所(黄岩1所,路桥1所,临海1所,温岭2所,仙居1所,天台1所),2003年签约44所(椒江3所,黄岩4所,路桥2所,临海18所,温岭8所,仙居2所,天台2所,三门2所,玉环3所)。此外,学校还拥有91所非师范专业的实习基地。根椐《台州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各二级学院制订了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教学需要的优质校外实习基地。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达242个,教育实习基地83个,形成了校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分布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学校对接受学生较多、履行义务较好的校外实习基地予以重点建设。2006年12月,批准45所校外实习基地为优秀建设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计划建设一批校级优秀实习基地,确保实习质量。
(四)拜师学艺活动
为将我市优秀教师的好思想、好业务、好作风传递给优秀师范生,以缩短其成长成才的培养周期,2005学年,我校首创了优秀师范生向临海市名教师拜师学艺活动。活动为期1年,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教学活动(包括听课、试教、教研活动等)10次,并作详细记录;院(系)则组织学生在拜师学艺期末,上一次学习汇报公开课。
2005年11月,我校7个二级院(系)按每专业5%的比例,选拔了58位优秀师范生和来自台州中学、回浦中学、临海六中、台州初级中学、回浦外国语学校、临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洋小学、回浦实验小学等8所中小学的28位名教师结成了“师徒”。2006年9月,我校8个二级学院的53位优秀师范生向台州中学、台州初级中学、回浦中学、回浦外国语学校、临海小学等5所学校的22位骨干教师拜师学艺。由于这种拜师学艺活动在全省尚属先例,因此受到了省教育厅高教处的关注,浙江省教育网对此进行了报道。
2007年11月,由于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物理学(师范)专业开始在椒江校区办学,学校根据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就把拜师学艺活动从临海推广到椒江。其时共有6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优秀师范生与2位椒江书生中学的教师结成师徒关系。
(五)学科竞赛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改革,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2003年,学校决定设立“台州学院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专项基金”,并修订了《台州学院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暂行)》;后又于2007年重新加以修订公布,使得竞赛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并且还较大地增加了学术科技竞赛的经费投入。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的“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
财会信息化、程序设计等省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活动。近三年来,我校累计有2371人次参加了17个项目的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获国家特等奖2项,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3项,国家级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49项。另外。从2005年开始,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内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据统计,共组织了“高等数学竞赛”、“体育基本功大赛”、“大学物理竞赛”、“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等65项,参加人数近895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