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四节 校园文化建设


                       

第四节   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精神”提炼

1、校训

在本校的办学源头台州府中学堂简易师范科时,曾以“澡身浴德”为校训,至今碑石尚在。1989年,学校提出了“勤奋、求实、文明、献身”八字校训,这对此后10多年间学校里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未来的中学教师,起着很好的精神导向作用。到2002年,学校升格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后,师生们普遍认为原先的校训过于平实直白,不能很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于是,学校开始了酝酿并广泛征集新校训的工作。2004年经过专家的反复斟酌,一致认为“澡身浴德”四字,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且蕴涵着办学百年的历史,决定继续沿用;然后再经过近2 年的征集和遴选,到2006年10月,确定了“澡身浴德修业及时”为新校训。 同年10月9日清晨,学校在第二校区大门口隆重举行了新校训揭幕仪式,宣布新校训正式启用。现将校训八字解释如下:

澡身浴德,意为要如日常洁净身体一样勤于道德的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语出《礼记•儒行》:“儒有澡身浴德”。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注:“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

修业及时,意为要致力于学业的提高,事业的建树,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赶上并引领时代潮流。语出《易经·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及”是动词,意为赶上;“及时”是与社会相应、与时代同步的意思。“澡身浴德 修业及时”突出了“立德、修业、致用”三者的内在联系,立德是根本,修业是手段,致用是目的(“及时”)。用此八字作为校训,反映了本校秉承优秀的教育传统和务实的办学态度;同时也切合本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与“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相一致。

2、校歌

本校校歌为原浙江省立台州师范校歌,词作者为当时学校校长许明远,曲作者为周吉。歌词全文如下:

苍山巍巍,灵江沺沺;钟灵毓秀,代出名贤。切磋琢磨,着祖生鞭;百年大计,树人为先。贫愚私弱,举国同嗟;教育建国,责无旁贷。努力努力,弘扬我道;努力努力,改造三台。

歌词共分四节,每四句一节。首节歌颂学校所在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传统。第二节突出“百年大计,树人为先”的教育思想,勉励在校学子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报国、振兴中华。(“着祖生鞭”一句,用晋代名将祖逖“闻鸡起舞”及他和刘琨相互激励的典故。“祖生”即指祖逖,刘琨常以“恐祖生先吾着鞭”勉励自己不敢落后。)第三节在感叹国家积贫积弱的同时,提出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教育建国的重任。最后一节勉励师生奋发努力,发扬优良传统和教育建国的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改造台州,振兴中华。校歌层次分明,音韵和谐,便于记颂;曲调昂扬,节奏明快,易于传唱。这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校歌,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本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

3、校标

本校校标(上图)先是由张苏蕾、干伯聪于2002年学校升格庆典时设计使用的,后被修改沿用作为校标。此标志以学校广场的红色雕塑为主要设计元素。雕塑主体在视觉上构成三个抽象的英文大写字母“T”、“U”和“F”。“T、U”为本校英文校名“ Taizhou University” 的缩写,“F”为英语单词“Fly”的缩写,意为飞翔。雕塑整体寓意为腾飞的台州学院。底部为双层叠加的菱形基座。菱形等长的四边,寓意本校“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双层叠加的构图,既象征书本和学位帽,又寓意不断跨上新台阶。蓝色则代表知识的海洋。图案中央三道灵动的线条,寓意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人”、“文化的人”、“世界的人”。图案红色的基调,充满青春和活力,寓意青年学子和新兴的台州学院朝气蓬勃、热烈奔放,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标志整体形式为圆形,是团结协作和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外圈上端“台州学院”校名,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词集字;中间左右两侧为英文校名;圈底“1907”,表示本校办学起始的年份。本校标设计简洁,寓意丰富,融思想性、艺术性、可识性于一体,具有良好的记忆度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1、人文环境

学校通过办好校报、广播台、校园网等校园新闻媒介和舆论制高点,并广泛收集名家题词等,来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校报:《台州学院报》是台州学院党委主办的、以反映学校工作动态和师生工作学习风貌为主的学校机关报。校报拥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现为半月报,4开4版,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0810/(G)。校报业务上接受学校校报编辑委员会的指导,由党委宣传部分管、校报编辑部出版,现任编委会主任韩建飞,主编胡平法。《台州学院报》前身为《台州师专报》,1981年1月创刊。校报创办初期,仅作为内部交流资料,每两个月出版一期。1988年4月,取得浙江省报刊内部准印证号:浙报内字第10002号;1991年1月,取得全国报刊内部准印证号:“(浙)字第05——0044号”。1999年1月,校报获得国家《报纸出版许可证》,并取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3——0810/(G),成为国内公开发行的正式新闻报纸。当年3月出版的《台州师专报》第97期,首次使用国内统一刊号CN33——0810/(G),并从此开始改办为月报。学校升格后,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校报从2002年5月出版的第131期起,更名为《台州学院报》,出版周期从月报到双旬报再到半月报,不断缩短。至今,校报已出版了214期。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校报以“关注学校时事,报道校内新闻;宣传学校政策,扫描校园热点;展示学校成就,体现校园风貌;开辟学习园地,发表文艺作品”为办报宗旨。长期以来,校报坚持“服务学校、办报育人”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与人才培养大局,积极宣传学校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学校的改革措施和发展成就,全面反映师生的工作学习风貌和校园文化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窗口、阵地、桥梁、摇篮”的功能。作为学校的主流媒体,校报日益成为展示学校形象和交流信息的重要窗口,成为宣传学校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成为师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成为培养新闻人才和文学新人的摇篮。尤其在学校升格后,校报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师生员工的关心支持下,紧随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出版周期不断缩短,发行范围不断扩大,读者群体不断增加。目前,校报除了免费向全校师生员工分发外,还与全国5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向当地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校友等寄赠600多份。2006年,校服务中心主办的TCSC直通车和人文学院主办的《世纪风》,先后成为《台州学院报》子报。

广播台:校广播台是由校党委宣传部直接指导下的学生社团,是学校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一直发挥了喉舌作用。校广播台由建立于1953年的校广播室发展而来。广播台现由宣传部一位同志担任指导教师,其余成员都在学生中选聘。广播台下设办公室、编辑部、播音部、记者部等部门。广播台坚持工作日每天为师生广播三套节目,除早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外,其余节目都是广播台成员自己撰写编辑。根据学校整体的宣传工作安排和校园热点问题,广播台编辑播出了相关节目,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迎新、军训、校运会、广播操、升旗仪式、防台抗台警示播报、文艺晚会节目主持等,多年来一直颇受师生的欢迎。广播台目前下设3个分站(其中临海校区2个,椒江校区1个),共有成员99人。长期以来,校广播台先后形成了《时事新闻》、《体坛新闻》、《The 7th sense》、《心灵左岸》、《书香门第》、《经典艺术》、《时尚水平座》、《电影故事》、《漫步文端》、《美丽心情》、《魅力前线》、《音乐密码》、《老式汽车》、《周末聊吧》、《广播剧》、《心语点歌》等特色栏目。校广播台十分注重播音员和记者团队伍建设,把加强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提高专业技能作为立台、兴台的根本。每年新生入学之初,广播台吸收政治思想过硬、播音及编辑能力强的新生充实力量,并在新老成员之间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同时,依照《台州学院广播台工作考评细则》,每学期对播音员和记者进行工作考评,排名前10位者为优秀工作人员,并可参加一年一次的“宣传工作者”的评选。

校园网:本校于2001年开通了校园网主页。随后,各院系、部门纷纷成立了各自的网站。校园网不仅成为本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也发挥着教学、科研、管理的延展功能。2003年,学校制定了《网络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网络信息工作,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的作用,同时也使网络信息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为加强思政教育进网络,学校成立了网络评论小组,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把握网络话语主导权。2006年,针对校园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校党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召开了网络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各学院、部门加强对校园网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制度、队伍建设,加强主题网站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并要求加强创新,努力建成一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主题网站。经评比,教育学院网站、团委涌潮网站获得了首届主题教育网站评比的一等奖。2001年12月28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曙光网开通。2002年5月,升级为动态网站。9月,更名为“曙光在线”,同时向师生开放曙光论坛和曙光聊天室。2004年10月,曙光论坛实行实名认证及审核制度。2006年,在“曙光在线”建站五周年之际,网站第六版正式发布。主要有思政园地、校园文学、生活时空、考试认证、IT时空、红色记忆等7大版块。2007年,组织了“点击文明,演e精彩”为主题的网络文化周。“曙光在线”以其贴近校园、贴近师生生活的特点,成为校园网上的点击率最高的一块热土。

名家和领导题字:学校的办学得到了教育部、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和著名专家学者的关心。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学校题字、题词的不胜枚举。1988年12月副省长李德葆为本校题词:“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而奋斗。”省宣传部副部长、高校工委副书记周群题词:“勤奋求学觅真知,教书育人兴中华。” 1990年6月,美籍华人徐宗亨题词:“师生勤奋、欣喜何似,继续努力,实现四化。”1990年10月,临海籍将军张崇文为本校题词:“发展台州教育事业的灵魂。” 1993年6月,原台州地委书记黄兴国题词:“办好台州师专 培育一代新人。” 200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学校升格题诗:“临海依山钟毓秀,恢恢学府应时生,春风煦暖正催物,千百青衿兢峥嵘。”副省长鲁松庭为庆祝学校升格题字:“教育创新,与时俱进。”省委副书记梁平波题词:“春花秋实  贺台州学院成立。”省委宣传部长陈敏尔题字:“风华正茂。”原台州市市长瞿素芬校友题字贺母校升格:“愿台州学院成为东部沿海的一颗明珠。”同年5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张孝文参与了学校的升格评审,并题词:“教学相长,人文日新。”同年10月,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题词:“办好台州学院,造福台州人民。”11月,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题词:“际会云海,更上层楼,祝贺台州学院成立。” 2005年12月,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王启东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柯俊到学校考察调研,并欣然题字。王启东的题字是:“强化特色,培育优势,服务地方,加快发展。”柯俊的题字是“新学院,新起点;新起点,新希望;新希望,新征程。” 2006年5月,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题词:“人生唯有读书好。”中国作协副主席黄亚洲题词:“天下所有鹰的翅膀都是诗的羽翼。”浙江省作协主席叶文玲题词:“人类文明从三尺讲台出发。”2007年10月,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为学校题字:“知无涯、学无疆。”中央候补委员、天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兴国为学校题字:“百年积淀,五年新姿。”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题字:“百年砥砺根深叶茂,进德修业育人成才。”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为我校题字:“登书山之巅峰,扬学海之风帆。”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为我校题字:“育人先育德,为学先为人。”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为我校题字:“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台州市市委书记张鸿铭题词:“山的骨气 海的大气。”

2、自然环境

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新校园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校园的自然环境。如在校园规划上考虑到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和美观性,校园功能的完整性和布局的美观性。临海第二校区在选址上可谓青山作屏,校园分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大功能区块,中间以洛河分隔,在建筑上则又呈现了传统的对称美。台州师专老校园则力求保持原来的风貌,校园幽静,松柏挺拔,梧桐掩映,文化底蕴浓厚;椒江校区规划面积1200亩,规划方案吸收了其他高校的优秀元素,同时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学校还成立了花园式校园建设和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及各项重大问题。后勤管理处有专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整治工作进行管理、督促、检查。

学校的校园现有绿化面积、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48%,共植绿化物种40科66属。校园内大量种植临海的市树(樟树)、市花(桂花),使校园环境与地方文化融为一体。200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与此同时,学校在绿化规划和景点改造中,也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设施,满足人本主义的需要,如池塘景点,池塘四周设漫步小道,绿荫长廊,绿化区设石桌石凳,创造室外游憩空间。2003年起,我校开始以石文化为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2003年4月,向全校师生征集校园路名、湖名、溪名、楼名,共收到了来自师生的100多条建议,通过专家讨论,确定了“自清路”、“鹏程路”、“耀梓路”、“修远路”、“霞飞路”等颇具文化内涵的路名,并请名家题词,刻在奇石上作为路标。校园内的一湖一溪也通过征集分别命名为“柳荫湖”和“静溪”。此后,学校陆陆续续增加了许多与石有关的景点,如“灵境养真”、“入道力行”、“停云”、“临风”、“翠缕”等,由卢乐群、杜高杰等省内著名书画家题字刻写,成为我校独特的文化风景。2007年,在我校升格五周年暨办学百年之际,又新增了两方巨石,一方伫立在校门口,上刻“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纪念新校园启用,另一方为独特的“佛手”,放置在校园主干道边,取意为师生的每天喝彩加油。“墙壁文化”是我校着力打造的另一校园文化系列。为此曾在校园内广泛征集教育格言和人生哲言,并请台州地方著名的书画家撰写创作,连同学校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装点原本空白的行政楼、教学楼、宿舍楼的墙壁。自2004年启动“墙壁文化”工程,至2007年底,学校的各处墙壁上总共装点了近300幅书画作品,师生们抬头可见,教育落在细微处。

3、校园文化活动

我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主要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和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举办。学校主要致力于打造“科技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五个十”、“教工协会活动月”等品牌活动。

科技文化艺术节:学校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源于“红五月”系列校园文化活动。1987年5月,校团委、宣传部、学生科、学生会联合发文,举办台州师专首届文化艺术节。此后,由校团委主办,各二级学院团委、校学生会承办,每年举办一届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1届,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科技学术、实践服务、体育娱乐等。临海第二校区和椒江校区建立后,也分别举办了相对独立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由于在活动内容、方式、载体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每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逐渐成为校内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

公寓文化节:为适应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校学生会和后勤服务中心于2002年联合创办了公寓文化节。此后,每年的3、4月间都要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6届。公寓文化节的组织以楼道和寝室为单位,内容多为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具有浓厚的公寓特色。椒江校区从2007年开始,也举办相对独立的公寓文化节。

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是由1994年举办的“社团周”活动发展而来的。社团文化节由校学生会主办,各学生社团承办,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下半年,内容主要是由学生社团围绕各自宗旨、立足社团、面向全校,集中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和重点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了社团的风采,扩大了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社团开展活动的情况,将作为学校“星级社团”评比的重要依据。

“五个十”活动:校园文化“五个十”活动,包括“十佳大学生”、“十佳良师益友”、“十佳学习标兵”、“十佳优良学风班” 的评选和“十场优秀校友报告会”。每年举行一次。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加强典型培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2006年,首次举办由宣传部与教务处、学工部、工会、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联合进行,经过院系推荐、网络投票、最后由校专家评议组评定。

教职工协会:即学校工会会员活动协会,自2004年9月开始筹建以来,目前已拥有书画、网球、足球、钓鱼、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摄影、桥牌、女子健身、棋类、登山、汽车爱好者、合唱团等14个分协会。每年的教工协会活动月期间,学校都举办各种教职工文娱活动,以活跃校园文化,丰富业余生活。

运动会、运动队与群体活动:1979年4月,学校举办了首届田径运动会。1979-2007年,学校共举办过17届田径运动会,设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女)、5000米(男)、10000米(男)、100米栏(女)、110米栏(男)、400米栏、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抢、七项全能(女)、十项全能(男)及教工兴趣项目等。学校历届田径运动会举办的时间、破记录及团体前三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台州学院(含台州师专)历届田径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1979—2007)

时间

届别

破记录

团体前三名

1979年4月

1

1984年4月

2

46人次破9项校记录

1985年11月

3

8人次破8项校记录

1987年4月

4

8人次破8项校记录

1988年11月

5

8人次破9项校记录

1990年4月

6

5人次破5项校记录

1991年11月

7

1人次破1项校记录

1992年11月

8

1994年11月

9

1996年11月

10

1997年11月

11

1999年11月

12

2002年11月

13

7人次破7项校记录

公体学生组:第一名:生化系,第二名:初教系,第三名:数学系。

体育系学生组:第一名:体2000级。

教工组:第一名:外语系,第二名:生化系,第三名:物理系。

2003年11月

14

4人次破4项校记录

公体学生组:第一名:物理系,第二名:数学系,第三名:社科系。

体育系学生组:第一名:体2001级。

教工组:第一名:服务中心,第二名:物理系,第三名:政工。

2004年11月

15

12人次破10项校记录

公体学生组:第一名:信电学院,第二名:生化学院,第三名:数学系。

体育系学生组:

男子:第一名:03体教(2),04体教(1),03体教(1)。

女子:03体教(4)。

教工组:第一名:生化学院,第二名:信电学院,第三名:图书馆。

2005年11月

16

4人次破4项校记录

公体学生组:第一名:信电学院,第二名:生化学院,第三名:经贸学院;

体育系学生组:第一名:04体教专,05体教本4,04体教本2。

教工组:第一名:生化学院,第二名:信电学院,第三名:图书馆。

2006年11月

17

18人次破18项校记录

公体学生组:第一名:物电学院,第二名:医化学院,第三名:数信学院。

体育系学生组:第一名:05体教本4,06体教本3,06体教本4。

教工组:第一名:物电学院,第二名:医化学院,第三名:生命学院。

2007年5月

椒江校区首届

公体学生组:第一名:经贸学院。

教工组:第一名:机建学院,第二名:经贸学院。

校运动队是根据省高校运动竞赛项目和本校相对优势的参赛项目而组建的,有田径、健美操、篮球、武术、排球、网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队。校运动队由分管体育的副校长领导。1999年体育系建立后,就具体负责校运动队的日常训练管理工作。2003年体育系升格为体育科学学院后,则由体育科学学院具体负责校运动队的工作。校运动队依照《校运动队管理办法》,开展常年训练(包括寒暑假)。长期以来,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校运动队在省大学生运动会等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1979年以来的获奖情况列表如下:

台州学院(含台州师专)体育参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1979—2007)

时间

参赛项目

获奖情况

1979年

省大学生篮球选拔赛

女子组第三名,男子组第四名

1981年

省高校分区篮球赛

女子组第三名

1985年

省首届大学生艺术体操比赛

团体总分第六名

1985年

省高校中国象棋比赛

团体总分第五名

1987年

省六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男子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六名

1990年

省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男子乙组团体总分第八名,女子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3年

省八届大学生运动会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6年

省九届大学生运动会

团体总分第三名

1999年

省十届大学生运动会

乙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健美操团体总分第一名,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2年

省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丙组团体总分第七名,健美操乙组第二名,篮球乙组第四名(铜牌),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6年

第十三届浙江省运动会

健美操团体总分第二名(奖杯在台州市体育局),男子单人操第一名,女子单人操第三名,混双第三名,三人操第三名,六人操第五名

2006年

浙江省第三届青少年健美操锦

标赛

女子单人操(体育专业)第一名,六人操(体育专业)第二名,男子单人操(体育专业)第二名,三人操(体育专业)第三名

2006年

“华康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院校组团体总分第五名,“六人操”第七名,“三人操”第八名,混双第十一名,男子单人操第十二名

2006-2007年

省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

武术:男子丙组团体第三名,女子丙组团体第三名,                   男子甲组团体第八名 , 比赛“道德风尚奖”

排球:男子甲组团体第六名, 女子甲组团体第六名

健美操: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篮球:女子甲组第四名

网球:丙组团体第5名,丙组女单第5名,甲组女单第3名

学校一直重视群体活动。1979年11月7日,学校成立了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领导开展全校的群体工作。1984年以后,校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升格为体育运动委员会,由副校长任主任,下设各专业科(系)体育运动领导小组。2003年起,各二级学院设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群体活动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早锻炼、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和各类师生体育竞赛等。学生早锻炼冬季为早跑,其他季节为早操。1985年9月,学校制定了《开展冬季长跑的办法》,1988年6月,试行《台州师专早操(跑)管理办法》,实行点到制度,要求学生坚持早锻炼和课间操,并开展班际竞赛活动。同时,学校还坚持每天下午的课余体育活动制度。这些制度与办法直延续至今。现在,体育科学学院作为二级学院,还承担着学校体育工作部门的职能,在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联合校团委、学生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性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篮球联赛、排球联赛、新生拔河比赛是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的赛事,其他的体育赛事活动则有选择地开展。全校性的教职工体育竞赛活动是由校工会负责组织实施,有球类、棋类、体操、拔河、钓鱼等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各院系的师生体育竞赛活动则由各院系自行负责组织实施。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1980年开始,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986年,学校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制度,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必须参加一周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学校积极响应团中央、全国学联的号召,正式拉开了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这10年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直由团委统一具体组团。二级学院的建立以后,从2004年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则由二级学院团委为主,学生社团为辅的新的组团模式。同时,学校在制定《台州学院学生课外学分管理暂行办法》时,规定从2005级学生开始,把社会实践纳入课外学分的计算范围,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校团委也先后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守则、评优奖励办法、经费资助和报销办法、安全教育和管理等相应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坚持“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重点实践团队;面上则由校团委出具介绍信,由学生返回居住地后,自己联系单位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目前的主要活动内容有:荣辱观宣传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绿色环保行动、医疗卫生服务、本地资源考察、文明城市创建、支教扫盲行动、顶岗挂职锻炼、关注社会调研、科研实践活动等。这些年来,由于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反响。对此,《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都曾作过报道。1998年,台州师专赴玉环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队获“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10年来,学校在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连续十年获“组织工作奖”,33支实践团队和55人分别被评为“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

志愿者活动:1993年12月,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底,本校就组织成立了“先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1996年,学校成立台州师专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制定《台州师专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2005年,学校成立了台州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二级学院服务队,并制定《台州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此外,学校还根据不同时期的阶段性任务和上级组织的要求,先后成立了若干支专业服务队。本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围绕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环境保护等社会急需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了“立足校园、服务社区”(1993年),“献青春热血、建爱心血库”(2000年)的活动以及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国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2003年)和东西部“手拉手”爱心助学工程(2006年)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对此,《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曾作过报道。学校也曾获“2004-2005年度浙江省无偿献血促进奖”(2006年);人文与社会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浙江省青年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2005年);在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学校获“办赛工作组织奖”(2006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优秀服务团队”;“两项计划”志愿者林远健同学曾获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银质奖章、浙江省大学生“两项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对于校园文明建设,学校是常抓不懈的。曾先后于1985年、1992年、1994年、1999年被评为台州市“文明单位”,199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996年初,根据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委关于在高校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的通知,学校专门成立了“创建‘文明学校’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校园文明建设系列活动。1998年初,“创建‘文明学校’领导小组”更名为“校园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同时制定了《校园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五项基本目标:1、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团结进取的思想氛围;2、养成崇尚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尊师爱生、崇德爱校的精神风貌;3、建设重教、勤学、守纪的良好校风;4、营造健康、高雅、具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5、建造整洁、赏心、陶冶性情的校园环境。

根据校园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分主题有重点地将校园文明建设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每年都有新的内容。1996年的主题和重点是建“三风”(干部作风、教风、学风),创“五化”(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师范化);1997年的主题和重点是加强师德教育和开展“五文明”活动(创文明学校、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课堂);1998年的主题和重点是综合整治、迎接检查评估。同时,各系室也分别召开“我为台师添光彩”、“争做台师文明人”、“告别不文明行为”等各类动员会、报告会、主题班会、讨论会等。而且还充分发挥广播、校报、刊物、黑板报、宣传橱窗等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及时报道宣传各个阶段的校园文明建设情况。在校园文明建设过程中,学校师生上下一心,克服了校园硬件设施的弱势,最后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上级的评估。2000年学校搬迁后,师生们同样以满腔的热情去建设美丽的校园。2002年,为迎接学校升格,学校公布了校园文明规范守则和礼仪守则,师生们又一次投入了建设校园文明的热潮。积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给升格评估的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2年,本校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校园。